我国的服饰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服章之美,谓之华”的美誉。截至目前,在我国1557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传统织染绣及服饰类非遗占据了200余项。
“坐在织机旁、绣坊里专注地编织刺绣,‘择一事,终一生’,非遗传承人的品质亦是中华文化的宝贵传统。如果这些技艺不能传承下来,会是多大的遗憾啊!”北京服装学院80后副教授、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沈华菊感慨道。
一直致力于传统文化与设计创新研究的她,曾奔赴全国各地,重点对传统织染绣技艺进行深入调研,并不停思考传统与当下的关系。让这些纺织类非遗重回大众视野,是沈华菊的心愿。为此,她多年来作为组委会主要执行者参与到“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中。她希望通过非遗服饰秀将以织染绣技艺代表的“慢”与时尚生活的“快”,放在同一时空下,探索一种“超越时间”的价值,让现代观众感受到非遗也可以变时尚。
筹备2021年锦绣中华服饰秀期间,沈华菊与团队曾多次来到海南省进行调研,思考非遗如何与在地文化连接。阳光沙滩,骑楼市街,这些当地元素很吸引人,不过,团队最终决定在三亚崖州古城举办这一期服饰秀,向曾在这里学习黎族棉纺织技艺30多年的纺织始祖黄道婆致敬。“向传统致敬,才能更好地连接现代。”沈华菊说。
同时,沈华菊与团队邀请众多设计师参加服饰秀,展开了多种“破圈”合作。其中,他们筹备了一场影视剧主题秀,选择热播古装影视剧中的服饰,展示缂丝、刺绣、绒花等非遗技艺。“当下是一个‘人人都是传承人’的时代。以观众熟悉的影视剧为引子,更能广泛传播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理念,这是这场服装秀的亮点之一。”沈华菊介绍,“如今,传统织染绣技艺不断与科技结合,已经开发出很多新形态,如防水缂丝面料、抗污耐磨刺绣等,呈现更鲜活的‘当代性’生态。”
作为年轻的非遗守护者,她始终相信,“传统文化如同一条源远流长的河流,昔日的积淀成为今日的经典,今日的时尚经由时间历练,也将成为未来的经典”。
(来源:光明日报)
来源: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
相关资讯
- 全国高职院校首批服装3D数字化设计技能等级证书出炉-纺织服装周刊
- 鼓干劲、明方向、启新程!2025中国轻纺城干部大会召开
- 溢达集团无水染色技术首个商业化项目正式落地-纺织服装周刊
- 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纺织行业锻造竞争新优势
- 纤维之路×恒田企业×亚东集团×天虹纺织|2024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对接交流活动走进江苏
- 《繁花》无尽,再现母亲工业的光荣与梦想
- 《繁花》无尽,再现母亲工业的光荣与梦想
- 时尚创意进市场,论坛、走秀、静态展轮番上演
- 砥砺前行谋新篇 《2021-2022年新疆棉纺织行业社会责任报告》正式发布
- 13部门发文促进家居消费,家纺行业聚焦“大家居”生态体系
- 世界级家纺集群怎么建?中国纺联调研滨州深谋划
- 青年失业率20.4%怎么破?纺织等制造业“稳就业”能力不可撼动
资讯排行
- 衣承华韵,古今辉映于时尚舞台——访绍兴禄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陈星颖
- 鼓干劲、明方向、启新程!2025中国轻纺城干部大会召开
- 喜迎开门红!纺织服装专业市场陆续启市迎客
- 远信工业、海宁纺机当选新届执行会长单位!中国纺机协会印染机械分会聚焦热点,理性判断前行方向!
- 永荣锦江&意大利兰蒂奇集团,竞帆循环经济新蓝海!
-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全面从严治党暨警示教育会
- 岁末年初,盘点纺织行业数实融合最新进展-纺织服装周刊
- 2024年羊绒原料及制品进出口概况
- 安徽服装第一村: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孙村焕新发展面貌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央视快评】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 新春不打烊,纺织集群冲刺开门红
- 2025年辽宁省冰雪时装周盛大启幕
-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共奋进!2025年全国两会纺织行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京召开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涵养新质生产力,服务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视觉焦点
-
参展效果好、采购有实效,第十五届柯桥窗帘展完美交卷!
-
从“市场管理者”到“综合集成服务商”,中国轻纺城集团要下盘怎样的大棋?
-
全面提升市场形象,中国轻纺城开启管理专项行动
-
山东协会轮值会长会议举行,筹谋协同创新再发展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孙以泽:国家需求是科技创新指挥棒
-
实力“圈粉”,尽展产业新风貌!山东聊城展团首次亮相2025yarnexpo春夏纱线展
-
「经纬之外」当游牧美学的雲甲织进CHIC(春季)展
-
科技感十足!我国登月服“望宇”名称确定,与“飞天”舱外服遥相呼应
-
全国高职院校首批服装3D数字化设计技能等级证书出炉
-
崔忠付出席“星级数字化仓库与数字供应链平台金融服务中国行——太原站”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