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呼吁零售商 网上行销打入海外市场
新加坡零售商面对外国大商家的激烈竞争及网购浪潮的冲击,新加坡政府呼吁实体零售商改变经营模式,与大型电商合作,在网上行销,打入海外市场,以提高营业额。
新加坡贸工部兼国家发展部高级政务部长李奕贤昨天表示,新加坡有许多零售商需要转型,改变它们的经营模式,尽早发展电子商务,以便提高生产力和增加销售额。
李奕贤是在新加坡零售业研讨会上,宣布新加坡政府的第二个零售生产力计划(Retail Productivity Plan,RPP)正式推出时,作出以上表示。他认为,网购的趋势已不可能扭转,它已抢走实体商店的许多顾客,新加坡零售商必须做好准备,面对网购风潮的竞争。
刚推出的第二个零售生产力计划,将着重于协助零售商提高营业额与运作效率。新加坡政府希望这个计划,能够帮助零售商通过国际化及在网上销售商品,来扩大业务并提高营业额。
李奕贤说,新加坡零售商可以通过新加坡政府的援助计划来获得相关技能,如投资开发产品、建立品牌、建设电子基础设施、数码广告,以及争取订单等。“本地零售商不能一味代理别人的产品,应该有自创品牌,才能增加优势,面对其他外国零售商的竞争。”
新加坡政府鼓励零售商与像新邮政的物流商合作,以获得更多订单,也鼓励电子零售商与像eBay、亚马逊与阿里巴巴等的大型电商平台合作,把产品推向更庞大的顾客群。
李奕贤透露,新加坡政府机构正与大型电子商务平台探讨设立新加坡商品专区,例如新加坡食品区,专门售卖新加坡制造的食品,零售或批发给顾客。这些平台包括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应用这个拥有超过3亿个用户的平台,来扩大销售网。
新加坡标新局今年2月已与谷歌合作,介绍零售商参与谷歌的“网购大节日”(Great Online Shopping Festival)。
李奕贤说:“如果我们只有防守式战略,零售业增长就会非常缓慢,甚至可能没有增长。因此,我们的战略不能局限于削减成本、提升效率。只有守,没有攻,营业额不是下降就是停滞不前。”
“我们的战略必须是进攻式的。这包括突破店面的局限,采取网上销售,把商品销售到海外去。”
他指出,电子零售商已经抢走实体店的许多生意,新加坡零售商必须转型求存。
他举例说,前几天,媒体报道中国蓬勃发展的网上市场正在迫使实体店关门大吉,推高全国购物商场的空置率,与此同时,阿里巴巴今年第二财季营收同比上扬28%。“最近的数字也显示,它共服务3亿5000万名顾客,促成价值4000亿美元的购物。这对比鲜明,显示电子零售商可抢走实体店的生意。”
李奕贤认为,电子商务迟早会在新加坡普及。“这是因为消费者的偏好正在改变。欧睿信息咨询公司(Euromonitor)的研究显示,在新加坡,网购消费从2014年的10.8亿元增至2015年的12.2亿元,一年内就已增长13%。”
他说,去年,零售业的营收约350亿元,提供了约1万2500份工作,对新加坡经济是重要的。
“因为零售业聘用许多员工,我们已指定它为其中一个要优先提高生产力的领域。新加坡是个开放的经济体,我们的零售业必须在区域乃至全球竞争。如果零售商有独特的产品与服务,就可以卖给区域乃至全球的顾客。”
他表示,虽然实体店不会一夜之间消失,但在顾客群逐渐缩小的当儿,它们必须提供更引人入胜的店内体验。他举例说,诗家董(Tangs)把购物商场改为时尚生活的聚集地,除了零售业务之外,还包括放松保养疗法服务(spa)与食品商店,以及划分出来供新品牌展示产品的临时展示区。
新加坡政府于2011年推出第一个零售生产力计划,当时主要是协助零售商提高运作效率,包括协助他们采纳科技、提升人力资源,以及展开以顾客为中心的计划。
根据新加坡标新局的数据,第一个计划共协助1900多家零售商,推行了3600多个生产力与服务提升项目。
来源: 中国服装网
资讯排行
- 2024(第七届)物流与供应链诚信创新大会暨天津(东疆)网络货运平台发展大会在天津召开
- 江苏互帮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任长邦:互帮互助,打造国产莱赛尔民族品牌
- “AI+纺织”在行动|智能革新:AI 重塑纺织服装行业的未来
- 第八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将于11月在海宁许村举办
- 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漆颖斌: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 数字赋能“智造”升级 我国工业经济稳中向好
- 张国清:扎实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 广州白马:五星级商品交易市场的领跑之道
- 打赢“生存战”,看日本纺企如何上演合纵连横
- 全国39个铁路物流中心全部挂牌成立
- 青岛国际时装周:中国职业装创新研发平台引领潮流,展现职业新风貌与行业前瞻
- 封面故事|博洋服饰集团:你的创业梦,便是集团的未来
- 李强总理在新疆调研,走访昌吉溢达纺织等企业了解情况
- 加大培育力度 财政资金精准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 李强对做好地方金融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