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号轻纺城 您好,欢迎来到大号轻纺城EQFC.CN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信息发布]
您当前位置: 大号轻纺城EQFC.CN >> 商业资讯 > 详细信息
棉花:沐浴在政策春风里
相关专题: 资讯频道  纺织要闻 发布时间:2013-01-29
资讯导读: 突然一根大阳线,让投资者大跌眼镜!这就是郑棉期货市场沉寂了半年后的杰作。此轮行情的启动,抛储政策功劳甚高。 另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也有望缓解国内需求不足问题,从而平衡棉花产业链。

突然一根大阳线,让投资者大跌眼镜!这就是郑棉期货市场沉寂了半年后的杰作。此轮行情的启动,抛储政策功劳甚高。 
    另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也有望缓解国内需求不足问题,从而平衡棉花产业链。 
    抛储行情启动 
    目前处于棉花抛储期,正当不少分析师认为棉价会雪上加霜之时,棉价却反其道而行,不仅不跌,反而由小涨变为大涨,个中原因值得品味。 
    此抛储非彼抛储也。根据以往经验,抛储的目的是抑制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属于利空行为。不过,本次抛储的时机却与以往不同。 
    第一,本次抛储处于棉花丰收时节、棉农销棉困难之际。2012年,国家不得不再次启动棉花临时收储政策,敞开收购棉花。这是继2011年收储了313万吨后,国家不得不采取的继续保护棉农利益的行为。截至1月22日,2012/2013年度中储棉总公司已累计收购棉花583.23万吨,大大超过550万吨的收储预估量,也远高于上一年度的收储量。预计最终收储量将达600万吨。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棉花产量684万吨的数据推算,本年度的棉花收储量占到该年度棉花总产量的近88%。也就是说,中储棉把全国的新棉基本上尽收囊中。加上12月底的全国棉花商业库存109万吨(包括外棉和进入流通环节棉花、不包括国储棉),以及上一年度收储的313万吨,减去去年9月份抛储的50万吨,国家储备库中储存的棉花有近1000万吨。如此庞大的库存量,对库容、资金、保管等各方面的压力可想而知。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国家不会用此行政手段。 
    第二,本次抛储的导火索并不是棉花需求旺盛。2012年,受国际市场需求减弱、国内市场需求增长趋缓以及国内外差价过大等因素影响,我国纺织行业运行呈现下滑态势,生产增速明显下降,出口数量有所减少,企业效益出现下滑,对国内棉花大多采取随用随买的方式,并无储棉意愿。 
    可见本次抛储,无论是在时机上,还是在动机上,都与以往那种以抑制价格上涨为目的的抛储有本质的区别。 
    透过抛储表象看本质。仅从棉花的供需关系来解释本次棉花期价突然大涨显然有些牵强附会。应透过抛储的利空表像挖掘其对期价的实质影响。 
    首先,本次抛储采取的竞拍方式是利多的。长期以来,国内外同级别棉花价差严重倒挂,棉纺企业大多通过获得进口配额进行生产。截至1月23日,中国棉花进口指数(FC Index M)收于88.7美分/磅,折滑准税约为15189元/吨,较同级国产棉的价差在4100元/吨。由于2012年国内棉花供给充裕,虽然国家仍会继续发放进口滑准税配额,但预计数量会较2011年的270万吨有所减少。而本次抛储方式是将滑准税配额以3:1的比例“捆绑”搭配销售。尽管三级棉19000元/吨的起拍价不低,但平均下来,抛储价约在16150元/吨,对棉纺企业来说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其次,只有在棉价上涨的市场氛围下,抛储才能顺利进行。近两周的抛储情况显示,成交比例还不到计划投放量的五成,竞拍情况并不是很理想。截至1月22日,累计成交储备棉23.40万吨,与300万吨的目标相差甚远。市场历来有“买涨不买跌”的从众心理,为使抛储顺利进行,期货市场理应成为为国解忧的先头兵,再加上目前期市棉花仓单稀少,棉花期价近期的大幅上涨也就不难理解了。 
    最后,抛储意味着去库存。在任何情况下,去库存都是利多的起点。目前库存高企的马来西亚棕榈油也与国内棉花同出一辙。一旦有去库存的措施出台,期价就会大涨。 
    上涨行情受抛储进展影响。目前抛储价略低于当日CC Index 328价格100元/吨,处于有利地位。由于本次抛储至少要延续到3月底,因此为配合抛储,棉花期价在3月底前都是涨多跌少。如果抛储结果超预期,国家很可能会增加抛储数量,并延长抛储时间。考虑到这两年的棉花收储价分别为19800元/吨和20400元/吨,因此期价很可能要上到19800元/吨或20400元/吨才会歇歇脚。总之不能一谈到抛储就认为是利空,那样的判断过于简单化了。 
    (作者单位:华联期货) 

     “城镇化”助推棉纺织行业做精做强 
    我国的棉纺织行业正承受着产业升级带来的转型阵痛,尤其是一些中小纺织企业在进口棉资源获取上处于劣势地位,加之销售渠道狭窄、劳动力成本较高,转型可以说是举步维艰。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到2010年欧洲债务危机爆发,我国的外需市场急转直下,棉纺织行业的一部分产能只能转战国内,但却遭遇到内需乏力的沉痛一击。随着矛盾的逐渐加深,如何引领内需市场健康发展,成为各方关注和讨论的焦点。而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有望缓解国内需求不足的问题。 
    自2011年政府为保护棉农利益而启动收储以来,大部分的棉花资源进入国库,政府成了最大的买家。国内棉花价格是托住了,但是外棉价格的下跌,将整个市场割裂开来,内外棉价差达到5000元/吨,让国内棉纺织行业在出口贸易中承受着成本高昂的压力。整个棉花市场也似乎回到了统购统销的时代。原本助力经济的“三驾马车”,其中的出口已经不行了。欧美发达国家,从家庭到企业,正处在降低负债杠杆的过程中,新兴市场短时间内又难以弥补发达国家留下来的缺口,出口只能转做内销。而恰恰我国由于社会保障不足一直未能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内需市场,这使得国内棉纺织行业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进则国际需求不足,退则内需市场不足,双重挤压之下只能减产甚至停产。在这种情形之下,整个棉花市场显得萎靡不振,内外棉价格也一直保持双轨运行。 
    统计局2013年1月18日的数据显示,2012年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1.8%,投资贡献率为50.4%,净出口贡献率为-2.2%。虽然消费占了GDP比重的半壁江山,但这是在出口萎缩的前提下获得的,相较欧美发达国家70%的内销占比,依然有较大差距。从数据可见,“三驾马车”似乎已经变成了“两驾”。在这种背景之下,抓紧培育强大的内需市场,才能适应棉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需要。 
    而推进“城镇化”正是培育内需市场的动力源。我国13亿人口中,农村人口占57%,其中有一部分将转为城镇人口,我国还会存在一定的人口红利期,这对于解决棉纺织行业用工成本高的问题很有帮助。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相伴而生的是城镇区域经济的发展。这种发展不仅仅是发展大农业,还有各项投资的开展。企业的投资潮有助于增加就业,增加百姓收入。2013新农村医疗保障重点将向大病转移,这会大大减轻农民负担。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逐渐完善,这有助于增加农民的可支配性收入,刺激农民的消费需求。在2013年1月20日结束的中纺圆桌论坛第八届年会上,国家信息中心首席分析师范剑平指出:“未来从正常的,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变化的过程中间,‘城镇化’加速阶段,衣着类消费的比重将先上升后下降。”也就是说,在“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最先升级加速的是衣着类的消费,慢慢才会延伸到别的消费领域。 
    当前我国的棉纺织市场只所以会出现内外棉价格双轨制运行,跟没有一个强大的内需市场有一定关系。强大的内需市场中,消费人群更关注服饰的品牌、创意和质量,棉花价格无论是20000元/吨还是15000元/吨,并不能直接对终端市场的消费造成冲击。所以要想解决当下棉纺织企业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解决内外棉价差高企所引发的国际贸易竞争力下降难题,必须转向于建立一个强大健康的内需市场。我们有理由相信,“城镇化”各项规划的推出,各项政策的展开,必将助推我国棉纺织行业做精做强。 

来源: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我要申请开通成为会员
本文标签: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0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