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提出的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加快落实相关政策措施,着力缓解外需萎缩和经济下行的不利影响,工业经济运行整体上由缓中趋稳向企稳回升方向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一、2012年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其中,一季度增长11.6%,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速接近10%。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10.2%,重工业增长9.8%。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左右。
2012年经济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工业经济运行缓中企稳。尽管工业增速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呈现出逐季放缓的趋势,但随着中央稳增长政策效果的陆续显现,进入下半年以来积极变化进一步增多,工业增速逐月回升,企稳态势日益明显。8月份工业增加值月度增速下滑到2010年以来最低点8.9%后, 9、10、11三个月分别增长9.2%、9.6%和10.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月度环比增速在7月份后逐月加快,8、9、10、11月环比分别增长0.76%、0.84%、0.83%和0.86%,工业经济呈现出企稳回升的运行态势。
内需拉动作用明显增强。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需的持续萎缩导致我国工业品出口增速出现较大幅度回落。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同比仅增长6.8%,增速同比回落10.5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季度分别增长7.4%、6.8%和3.5%,10月份和11月份分别增长5.4%和12.2%,增速总体呈逐季放缓态势,11月份出口增速的回升主要受去年同期基数偏低的影响。在外需持续低迷的形势下,内需增势平稳,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1-11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20.7%和14.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尽管受到出口低速增长的影响,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同比仍保持了12.5%的增长速度。
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1-11月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高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1.8个百分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规划发布实施。重点行业兼并重组取得积极进展,列入淘汰落后产能名单的2761家企业落后生产线大部分已关停,产业转移有序推进。工业节能减排形势进一步好转,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大于预期目标。
企业经营状况开始好转。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4.02万亿元,同比增长0.5%,年内首次实现正增长,上缴税金同比增长8.5%;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46%,同比回落0.53个百分点,但比前三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9017万人,同比增长1%。
东部地区运行态势向好,中西部地区拉动作用增强。1-11月份,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7%、11.4%和12.8%。10、11两个月,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分别为8.7%、10.8%和13%,比三季度加快0.5个、1.2个和1.3个百分点。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中,中、西部地区分别上升到25.2%和18.2%。1-10月份,东、中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分别由前三季度下降1.5%和1.3%转为增长0.8%、0.2%,西部地区下降0.3%,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3.6个百分点。
稳增长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工业用电增速明显回升。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1-11月份,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4%,月度增速由9月份同比仅增长0.9%,回升至10、11月份的5.9%和7%。家电市场形势看好,1-11月份,全国(不包括山东、河南、四川、青岛)家电下乡产品销售7493万台,实现销售额20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2%和18.1%。一些先行指标呈现积极变化。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查,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在连续4个月下降之后,自9月份以来连续三个月出现回升,11月份达到50.6%,分项指标新订单指数升至51.2%,连续两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先行指标的持续好转说明制造业正处在企稳回升过程中。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总的形势是好的。在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外需持续低迷的情况下,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及时果断地加大预调微调力度,实现了经济运行缓中企稳,与发达经济体增长普遍乏力、新兴经济体明显减速形成鲜明对比,成绩来之不易。但也要清醒认识到,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依然较多,企稳基础还不稳固,实现工业稳定增长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外需萎缩影响短期难以根本扭转,工业品出口形势严峻。7、8两个月我国外贸出口总额同比仅增长1%和2.7%,尽管9、10月份增速回升到9.9%和11.6%,但11月份又回落至2.9%。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订单有向周边国家转移的趋势,部分高端出口产业面临发达国家打压,未来出口稳定增长的难度依然很大。二是受经济下行和企业盈利水平下降等因素影响,制造业投资强度下滑,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整体回升的情况下,工业投资累计增速连续5个月回落,制造业投资增速也出现连续4个月回落。1-11月份,工业投资13.9万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42.7%),同比增长21.1%,增速比上半年回落2.7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11.3万亿元(占工业投资的81.3%),同比增长22.8%,比前7个月回落2.1个百分点。三是企业经营仍较困难。近期虽然一些指标有所好转,但市场需求增长未出现明显改观,生产成本仍居高不下,企业利润持续减少,亏损增加。1-10月份,企业亏损面为15%,同比扩大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50.1%;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成本支出同比上升0.28元,财务费用同比增长28.6%,高出同期主营业务收入增幅8.3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下降0.1次/年。四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高产能、高库存、高成本,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的问题困扰着行业健康发展。目前,我国炼钢能力超过9亿吨,产能利用率仅有72%;水泥产能接近30亿吨,超过2015年25亿吨的需求预期目标。受出口受阻影响,58家多晶硅生产企业目前开工的不足10家。产能过剩问题已导致这些行业产品价格加速下滑,整体经营状况恶化。
二、2013年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明年我国经济发展具备很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极大地鼓舞和坚定了全党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将为扩大内需、发展实体经济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加快创新驱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将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坚持不懈推进改革、扩大开放,将有力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但是也应该看到,明年国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不断增加,经济将由高速增长向适度平稳增长过渡,总体处于阶段性调整之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还要付出巨大努力。
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速比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加快0.8个和0.4个百分点;其中11月当月实际增速为13.6%,连续六个月实现12%以上的增长。前三季度,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05.5%,其中消费需求为55%,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自2006年以来首次超过投资。居民收入水平的较快增长、就业市场的良好形势以及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出台将为居民消费的持续稳步增长打下良好基础。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2.3%,均明显高于前三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全国已有18个省市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上调幅度达到19.4%。商品房销售开始有所转机,销售面积下降幅度逐月收窄,11月份首度转为正增长,1-11月累计已增长2.4%,商品房销售情况的好转将带动家电、家具、建筑和装潢等商品零售增长。节能产品、新能源汽车等促进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的推进实施也将进一步刺激居民的消费需求。但是,制约我国居民消费支出的体制性因素和结构性问题难以在短期内完全消除,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推进尚需时日,消费能力扩大需要一个过程。要着力培育新型消费业态,特别是对于信息消费等增长迅猛和潜力巨大的消费热点,要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加快扩大消费能力。
保持投资稳定增长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1-11月份,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中,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累计增速达到28.8%,并且连续七个月出现回升,反映出未来投资增长动力在持续加强。2013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在“稳增长”的政策基调下,一批重大项目将加快开工和跟进,投资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将继续显现。但同时也要看到,在房地产调控政策延续的背景下,房地产投资仍然缺乏回升的动力。受出口低迷影响以及部分领域产能过剩的制约,制造业投资快速回升动力不足。从微观层面看,在市场需求低迷和综合成本上升的双重挤压下,企业盈利水平大幅下降,部分行业还出现了严重亏损,企业投资能力下降,民间资本投入实体经济意愿不足。综合来看,明年投资有望在今年增速较低的基础上基本实现平稳增长,发挥好投资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一方面,要选准方向、优化结构、提高投资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加并引导好民间投资。
外需增长前景仍然是影响未来一个时期经济平稳运行的不确定因素。世界经济复苏将是一个长期艰难曲折的过程,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在继续显现,2013年全球经济复苏依然脆弱。近期,在各国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下,世界经济形势有所好转,11月份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从10月份的48.8%升至49.7%,是今年6月份以来的最高值。但总体看,欧盟、日本经济的持续低迷以及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全球经济金融风险继续加大,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全球经济复苏不可能一帆风顺。10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从7月份预期的3.9%下调至3.6%,并警告全球经济面临再度陷入衰退的风险。另外,从我国自身的对外贸易形势看,传统工业品出口竞争优势在逐渐削弱。近年来我国用工成本快速上涨,2006-2011年间,我国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名义工资翻了一番,年均增速达到15%。与东南亚国家相比,我国劳动力成本已由10年前的偏低转变为偏高,近期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出现向周边国家转移势头加大。10月份开幕的第112届广交会的境外采购商与会人数和出口成交额较上届广交会分别下降10.3%和9.3%,预示着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出口形势依然严峻。
总体来看,明年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但所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不断增加。外需持续萎缩与内需增势放缓相互叠加,有效需求不足与产能过剩矛盾相互作用,长期问题与短期困难相互交织,形势仍不容乐观。
三、重点行业运行情况和发展趋势 (有删节)
在中央稳增长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积极作用下,原材料工业生产增势止跌回升,消费品工业运行态势缓中见稳,电子制造业企稳态势明显;装备制造业由于生产周期长、调整难度大,目前尚未摆脱下行压力。从各行业总体运行态势看,进入三季度以来积极变化进一步增多,经济运行的一些主要指标增速有不同程度回升,如果能继续维持目前的运行态势,预计2013年多数行业运行状况将有不同程度改善。
纺织行业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受出口萎缩影响,纺织行业生产增速逐季回落。1-11月份,我国纺织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增速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一、二、三季度分别增长13.1%、10%和9%,10月份和11月份分别增长10.2%和9.6%。投资增幅回落,中部地区投资强度高于其他地区。1-11月份,我国纺织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57亿元,同比增长15.7%,增幅同比回落19个百分点,其中中部地区投资增长16.9%。利润下滑明显。1-10月份,纺织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1%,增速比1-9月加快1.7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同期大幅回落26.9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4.55%,同比回落0.34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为15.7%,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62.7%。其中,化学纤维制造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45.7%,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2.48%,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96.5%。国内外棉花价差过大,棉制产品出口竞争力受到严重削弱。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国内外棉花价差不断拉大。据有关市场监测数据显示,11月16日,328棉花价格为18788元/吨,与国际1%关税后的折人民币棉价(13116元/吨)差已经达5672元/吨。国内外棉价差持续拉大,严重削弱了我国棉纺织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力,1-10月份我国棉纺织品及服装出口额同比仅增长1.2%,低于上年同期15.1个百分点。国际市场萎缩,出口形势严峻。从我国纺织品服装的主要出口市场情况看,前三季度,美国从全球进口纺织品服装总额同比下降1.1%,欧盟进口额下降6.3%,日本进口同比仅增长1%(增速同比下降13.7个百分点)。受国际市场需求不足、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前三季度我国在欧盟和日本纺织品服装进口中所占的份额为40.4%和72.7%,同比分别下降了0.8个和2个百分点。1-11月份,纺织行业完成出口交货值同比仅增长2.4%,增速同比回落13.3个百分点。另据海关统计,1-11月份,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2308亿美元,同比仅增长2.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为负增长(前10个月出口价格同比上升3.4%,扣除价格因素纺织品服装出口量同比下降0.9%)。出口需求不振、综合生产成本上升、传统比较优势减弱将继续影响纺织行业运行态势。尽管目前纺织行业生产情况基本平稳,但是也存在着出口明显萎缩、经济效益大幅下滑等突出问题。同时,用工等生产要素成本上涨、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国际贸易壁垒、国内外棉花价差持续扩大等因素也将继续困扰纺织行业的发展,明年纺织行业不大可能比今年增长更快。
四、“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增效益”将是2013年工业通信业经济运行工作的主旋律
明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围绕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按照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更加注重科技创新驱动作用,更加注重大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着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工业通信业平稳较快发展。
(一)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夯实稳增长基础。在维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前瞻性的同时,要切实加大对实体经济发展支持力度,改善不利于实业发展的环境。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把化解产能过剩问题作为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通过扩大和创造国内需求,消化一批产能;通过支持企业增强跨国经营能力,加快走出去,向境外转移一批产能;通过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整合一批产能;通过严格执行环保、安全、能耗等市场准入标准,下决心再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技术改造的长效工作机制,营造全社会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环境。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等投入,研究实施“强基工程”,提高基础配套能力。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积极吸收国际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加快推动重大技术突破。更多运用市场化工具和手段推进结构调整,进一步发挥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持续加大对关键领域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加快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大力支持高端装备研发。围绕重点领域发展需求,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更加注重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环节,更加注重工业关键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业,深化原材料产品加工发展,创新消费品行业商业模式,在一些关键领域形成国际核心竞争力和新的增长点。
(三)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着力增强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针对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高,信息通信技术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潜力尚未充分发挥等突出问题,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构建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支持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加强信息化的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运用和全面覆盖。实施两化深度融合推进工程,提升重点行业整体两化融合水平。进一步加大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力度。
(四)着力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增强中小企业发展的活力和内生动力。进一步加大结构性减税政策力度,扩大企业受惠面。实施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结构性减税政策,扩大中小企业减征所得税对象和应税所得额范围。加快出台政府采购扶持中小企业政策。研究减轻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负担的相关政策。调整和优化消费环节税收结构,进一步拉动消费需求。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对符合产业政策方向、暂时陷入困境的企业,建议在一定期限内采取减缓政策。放宽金融企业市场准入门槛,落实民间资本创办村镇银行、股份制金融机构政策。鼓励发展直接融资市场,拓展多渠道融资,营造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来源: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相关资讯
- 2024纺织行业绿色发展劳动竞赛复审结果公示
-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 工信部印发2024年度国家工业节能诊断服务任务,并发布《纺织行业节能诊断服务指南》
- 陈大鹏:传承理想与信念 传递责任和使命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以开放开源汇时尚大美,以新质新力开锦绣新篇
- 李强总理在新疆调研,走访昌吉溢达纺织等企业了解情况
- 李强对做好地方金融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 2024(第七届)物流与供应链诚信创新大会暨天津(东疆)网络货运平台发展大会在天津召开
- 中国已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 奋进新时代 共建大枢纽 2024年西安市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会召开
- 中国(合肥)服装原创设计基地开街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稳中求进谋发展,固本兴新创未来
资讯排行
- “AI+纺织”在行动|智能革新:AI 重塑纺织服装行业的未来
- 李强对做好地方金融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 封面故事|博洋服饰集团:你的创业梦,便是集团的未来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强基固本立业,守正创新开局
- 打赢“生存战”,看日本纺企如何上演合纵连横
- “真皮标志杯”中国国际皮革裘皮时装设计大赛决赛在海宁成功举行
- 向“新”引领 进阶价值高地 ——2024中国时尚大会在海宁盛大举办
- 江苏互帮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任长邦:互帮互助,打造国产莱赛尔民族品牌
- 中国已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 起舞·织梦未来 | 数据看纺织,从限量供应到位居世界之首
- 陈大鹏:传承理想与信念 传递责任和使命
- 同频国际,2024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纽约)启幕
- 波兰之旅,开启中波纺织服装合作新篇章
- 中产协与欧洲非织造布协会在布鲁塞尔会晤并签署合作协议
- 2024纺织行业绿色发展劳动竞赛复审结果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