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县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全面推进经济转型、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发展,创造了经济强县新的辉煌。2001年到2011年,我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04亿元增长到920亿元,财政总收入由18亿元增长到117亿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由5800元增长到19500元。这是我县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阔步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的10年。从今天起,本报在头版开设“十年新辉煌·喜迎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专栏,推出一组系列报道,全面展示我县经济转型升级、城乡转型升级、社会转型升级取得的巨大成就。
10年前,它是从瓜渚湖畔搬迁不久刚刚脱贫的一家织造小厂,10年后,企业挺进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成为一家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特别是企业把化纤定位为主导产业后,迅速形成年产80万吨的生产能力,是国内最大的超细旦FDY生产基地。天圣控股集团的精彩“蝶变”,正是绍兴县纺织产业持之以恒转型升级,不断创新实现自我超越的生动写照。
统计数据表明:在2001年,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纺织企业实现销售321.55亿元,时间过了10年,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纺织企业实现销售1671.29亿元。业内人士介绍,我县织造、化纤占全国总量的9%左右,印染占全国总量的30%左右。“量质并升”——县经信局局长周如生对我县近十年纺织产业发展如是点评。
“母亲产业”
从扩量转向提质
我县的百姓对纺织有着特殊情节,深情称之为“母亲产业”。了解绍兴县的人,都称其为“托在一块布上的经济强县”。
每个人都离不开穿衣,正是纺织把我县引上了强县之路。一位见证历史的“老纺织”说,有着悠久历史渊源、进入门槛较低的纺织,成了我县发展工业经济的突破口。纺织工业在我县如鱼得水、快速发展,与时俱新、丰富多彩的绍兴纺织品,源源不断进入全国各地的家庭,大量出口海外市场。现如今,我县已是一个“布”满全球的纺织大县,一个为天下人所熟知的经济强县。
改革开放以来,纺织一直是我县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仅规模以上企业就有3400多家,从业人员达26万多人。在成为面料的“世界工厂”之后,纺织产业“跑量型”的弊端也开始显现,量大质不高、知名不著名,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中低端,这些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发展,也是我县建设工业强县的主要障碍。
在近十年里,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纺织产业转型升级作为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只要是会议上谈到经济发展,必然要说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并出台政策意见和设计有效载体,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建设科技服务平台,解决共性技术难题……
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2006年在我县成立后,建立了绍兴纺织业ASP公共服务平台,共发展信息化服务会员企业1600家,为127家纺织企业进行信息化技术改造,推动了我县纺织业与信息化的有机融合。创建于2002年的兴美达印染公司,拥有世界一流的成套设备,他们还投入1000多万元,对生产和管理流程进行信息化改造,建立了从投入到产出全过程快速有效的智慧管理,实现了染整生产执行系统的精细化控制管理。正是由于科技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纺织业逐步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量质并升成为近十年我县纺织产业发展主基调。
“世界工厂”
由集群而强大
纺织产业是传统产业,又是永恒的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纺织业在我县形成从前道PTA到织造、印染、服装及家纺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从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正是我县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曾经,轻纺城面料被打上了“垃圾布”的烙印。但这一并不光彩的名声如今已经被抹去,几乎所有国内知名品牌服装企业,现在都到轻纺城采购面料,就连有些世界一流品牌服装,也融入了柯桥元素。
品质提升是品牌影响力扩大的前提,是打造现代纺织产业集群的结果。自从提出打造国际性纺织制造中心、贸易中心、创意中心以来,我县在纺织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培育行业龙头,积极引进创意人才,大力发展创意产业,企业逐渐把定价权掌握在了自己手里。特别是我县实施纺织产业“4个千亿”计划,着力推进纤维差别化、面料功能化、印染绿色化、服装家纺品牌化和技术装备信息化,加快中国纺织CBD、科技园、创意园、物流园建设,一招一式无不为提升纺织产业注入强大动力。
我县纺织产业不断在向服装、家纺、产业用布等产业链终端延伸,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文化创意等价值链高端迈进,向新型纤维、产业用纺织品和功能性纺织品等差异化生产转型。新乐纺织化纤公司自2002年开始就设立了衬衫面料研发中心,这个现已达省级规格的技术中心,有50多人的研发团队,他们及时消化吸收时尚前沿信息,每年开发4000多只新品种,牢牢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鳄鱼、皮尔卡丹、花花公子等品牌衬衫都采用了新乐面料。凤仪印染公司在2009年通过品牌引进和培育,创办“莎鲨家纺”,实现了印染与家纺配套和产品终端化,短时间内在全国开设100多家专卖店,家纺在公司的销售中占10%,而效益占到30%。
我县纺织产品不断创新“攀高”,客商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全国纺织产业的引领作用愈发明显,相继被冠以国家新型工业化纺织印染产业示范基地、中国绿色印染研发生产基地、浙江省首批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的称号。
“染缸”搬迁
从集聚中升级
按照“集聚整合、控量提质、节能减排”的基本要求,大力实施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工程,力争通过5年时间的努力,将全县80%以上的印染企业集聚到滨海,把滨海打造成为全世界一流的绿色印染基地。两年前,县委县政府对纺织产业转型升级作出又一重大决策。
在我县纺织产业中,印染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也存在设备陈旧、布局散小、附加值偏低等问题。实施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工程,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通过退出转型、淘汰落后、兼并重组等多种途径,能够积极推动印染产业结构调整和先进适用技术应用,实现印染产业提质增效,从而带动纺织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记者在县经信局了解到,全县已有96家印染企业签约集聚,将整合为82家企业,集聚完成后预计或盘出土地1.3万亩,淘汰落后产能和减少排放各三分之一,单位印染布附加值年均提高15%以上,减少印染企业用工15%以上。目前,集聚区已有10家企业动工建设,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盛兴染整公司通过集聚迁建,将淘汰使用时间超过10年的主要用能设备和高浴比染色机,取而代之的是先进的气流染色机和匀流染色机,缩短染色周期,实现绿色染色。星发纺织服饰公司的集聚升级项目总投资将超过2.7亿元,在削减排污总量的前提下,生产高附加值、多功能针织面料。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得到企业的积极响应,经营者认为,通过集聚迁建,工艺流程会更合理,物流会更畅通,产品档次会有明显提升,能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来源: 绍兴县报
相关资讯
- 2024纺织行业绿色发展劳动竞赛复审结果公示
-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 工信部印发2024年度国家工业节能诊断服务任务,并发布《纺织行业节能诊断服务指南》
- 陈大鹏:传承理想与信念 传递责任和使命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以开放开源汇时尚大美,以新质新力开锦绣新篇
- 李强总理在新疆调研,走访昌吉溢达纺织等企业了解情况
- 李强对做好地方金融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 2024(第七届)物流与供应链诚信创新大会暨天津(东疆)网络货运平台发展大会在天津召开
- 中国已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 奋进新时代 共建大枢纽 2024年西安市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会召开
- 中国(合肥)服装原创设计基地开街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稳中求进谋发展,固本兴新创未来
资讯排行
- 红棉国际时装周|让中国设计师品牌不再“独立”
- 同频国际,2024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纽约)启幕
- 向“新”引领 进阶价值高地 ——2024中国时尚大会在海宁盛大举办
- 数字赋能“智造”升级 我国工业经济稳中向好
- 首届2024北方国际物流和运输技术博览会在济南举行
- 冲锋在前 ,一篇看懂浙江三门县冲锋衣产业集群蝶变之路
- 打赢“生存战”,看日本纺企如何上演合纵连横
- 何黎明:深耕产业场景 构建物流与供应链金融服务供给新生态 为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做出应有贡献
- 封面故事|博洋服饰集团:你的创业梦,便是集团的未来
- 2024河南时尚周开幕,叫响全民时尚季
- “AI+纺织”在行动|智能革新:AI 重塑纺织服装行业的未来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以开放开源汇时尚大美,以新质新力开锦绣新篇
- 北纬40度再现百强海城新质崛起,数智服尚续写霓裳西柳电商传奇
- 工信部印发2024年度国家工业节能诊断服务任务,并发布《纺织行业节能诊断服务指南》
- 江苏互帮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任长邦:互帮互助,打造国产莱赛尔民族品牌
视觉焦点
- 江苏互帮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任长邦:互帮互助,打造国产莱赛尔民族品牌
- 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漆颖斌: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 工信部印发2024年度国家工业节能诊断服务任务,并发布《纺织行业节能诊断服务指南》
- 波兰之旅,开启中波纺织服装合作新篇章
- 新质科技掀牛仔“绿”潮,行业首创靛蓝回用系统震撼发布
- 困难时刻如何破局?纺织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讲的都是干货!
- 同频国际,2024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纽约)启幕
- 青岛国际时装周:中国职业装创新研发平台引领潮流,展现职业新风貌与行业前瞻
- 贝斯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桑建中:以匠心成就一份幸福的事业
- 红棉国际时装周|让中国设计师品牌不再“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