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收获的季节,本报记者趁国庆长假,回了趟老家菏泽市成武县大田集镇李楼村。村里差不多家家都种有十几亩棉花,记者调查得知,今年雨水多,一亩地棉花得少收两百多斤,棉花价格也从去年最高时的7元多一斤降到现在的4元一斤。
10月1日一大早,记者来到了李楼村自家的棉花地,地里的土壤很潮湿,部分田地还存有一片一片的积水,有的村民不得不穿着雨靴拾棉花。9月28日家里又下了一天的雨,雨水虽然不大,但今年夏秋两季雨水很勤,地里已经“喝足”了,多余的水分都残存在地表面。
田地每隔上几十米就会有个约有一亩多地的沟,大家习惯上叫它“太阳沟”。一位村民说,本来沟里的棉花长得很好,结果在农历七月十五左右一连下了几天的雨,沟里头存了水,看着正在上桃的棉花,村民用水泵把沟里的水抽到了不远处的小河,结果刚抽完又一连下了几天,又存了水又抽……一连抽了三次,结果棉花在结桃的关键时候死了。
“今年种上地得到农历十月了。”记者的家人说,去年八月十五收棉后就开始栽蒜了,蒜种晚了,明年肯定长势不好。
一棵棵棉花足有一米多高,深绿色的叶子,从表面上看似乎看不出今年的棉花与往年有什么不同,一位村民扒开一棵棵棉花,只见上面棉花桃稀稀落落,多的也不过二十多个,按照往年,一棵棉花能有五十多个棉花桃,“刚上桃的时候棉花可好了,整棵棉花从上到下都是棉花桃,可是一下雨,特别是连阴天,棉花最怕这个了,未成形的棉花桃都落了。”
“一亩地至少减产两百多斤。”虽然今年的棉花还没收完,但村里的人聊天时不止一次提到这个话题,去年一亩棉花能收500多斤,而今年能收300斤就不错了。记者的一位叔叔说,往年这个时候,他家里的一间房子,棉花几乎都堆放到一人多高了,但是现在半人高也不到。
“最近听说棉花4元钱一斤,估计还得降。”记者的妈妈说,去年棉花价格最高时达到7元多一斤,不过去年大部分棉农都卖的是5元多一斤的价,去年平均一亩地能卖到两千多元,而今年一亩地估计只能卖一千元。
来源: 大众网—齐鲁晚报
相关资讯
-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2025年,中国经济这么干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参展效果好、采购有实效,第十五届柯桥窗帘展完美交卷!
- 「经纬之外」当游牧美学的雲甲织进CHIC(春季)展
- 山东协会轮值会长会议举行,筹谋协同创新再发展
- 安徽服装第一村: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孙村焕新发展面貌
- 起跑“开季节”,广州诚大时装广场引领原创快时尚
- 跃迁之春谱写纺织新篇,2025中国纺联春季联展璀璨启幕
- 乐古古纺织:让真丝面料与时代共舞
- 新春不打烊,纺织集群冲刺开门红
- 筑梦甲子、继往开来,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迎来60周年
资讯排行
- 2025年辽宁省冰雪时装周盛大启幕
- 岁末年初,盘点纺织行业数实融合最新进展-纺织服装周刊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孙以泽:国家需求是科技创新指挥棒
- 衣承华韵,古今辉映于时尚舞台——访绍兴禄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陈星颖
- 质领2025·先锋谈|宁纺集团总经理徐建林:解锁“12346”密码,开启发展加速度-纺织服装周刊
- 【央视快评】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 从“市场管理者”到“综合集成服务商”,中国轻纺城集团要下盘怎样的大棋?
- 永不止步!兰精集团持续筑牢天丝™品牌“防护网”
- 全国高职院校首批服装3D数字化设计技能等级证书出炉
-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2025年,中国经济这么干
- 参展效果好、采购有实效,第十五届柯桥窗帘展完美交卷!
- 起跑“开季节”,广州诚大时装广场引领原创快时尚
- 喜迎开门红!纺织服装专业市场陆续启市迎客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全面从严治党暨警示教育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