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讯 上半年度棉花减产成为推动市场上升的主流因素;下半年度强劲的消费则成为棉价上涨的新动力。
大幅上涨成为近两年来国内外棉价的主基调。其原因包含以下方面:
一是全球棉花产量持续下降,消费需求的恢复超出预期。棉花在全球都属于一个被低估的产品,相对于小麦、玉米、大豆的收益率都是比较低的,致使整全球棉花种植面积大幅下降,产量也出现大幅下降,再加上天气的不利,更是雪上加霜。经过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复苏势头强劲,刺激全球棉花消费市场恢复的速度远远超出市场预期。在上述这两个方面的影响下,棉花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USDA数据显示,2009年-2010年,全球的棉花消费量超过产量15个百分点。
检视全球矿产资源争夺战资源民族主义浮现官方酝酿直接干预房价供应“断档”导致番茄大涨价英国200年来最豪华阵容访华孙亚芳公开亮相回应离职传言物联网万亿市场十三五后期可实现中国大陆“盛世移民”现象大调查[微博]京沪等地遭遇柴油荒背后 二是下游纱厂出现历史难见“艳阳”行情。今年3月开始,纱厂利润开始大幅飙升,而部分纺企由于在年初低价时囤积大量库存,利润大幅增加。6月纱厂理论利润达到4600元/吨的超高利润,利润率达到19%以上。随后稍有回落,但纺织企业理论利润仍达到3000元/吨左右。纱线价格坚挺保障了纺织厂高位购进原料仍有赢利空间。
三是库存过低成棉价上涨导火索。截至今年8月末,库存在200吨以下的企业占58%;200~1000吨的企业占22%;1000~2000吨的企业占10%;库存在2000~3000吨的企业占6%;还有4%的企业库存在3000吨。虽然棉花整体库存的数量较多,不过每个厂家的实际库存却并不乐观,200吨以下的企业占据多半,库存在1000吨以下的企业则占据八成。
四是外棉与国棉形成相互推高格局。中国棉花长期供不应求,有25%~30%用进口来补充。去年国内棉花产量是640万吨,而消费量在1000万吨以上,缺口只有靠进口来弥补。所以国际棉花价格对中国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而国内进口需求变化,又会对国际棉价产生巨大影响。近期,外棉对中国主港报价普遍都在120美分左右,折合国内提货价已经接近2.2万元。
五是中国纺织业的恢复性增长,给棉花市场带来坚实支撑。数据显示,1至8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同比增长23.75%,已经完全恢复至危机之前的水平;而纺织工业生产也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其中,纱、布、服装产量增速均达到近些年最高水平。
虽然有资金的推波助澜,2009~2010年度棉花市场并没有特别明显的炒作迹象,供求规律仍主导着市场。今年上半年度棉花减产成为推动市场上升的主流因素,并推动棉价大幅上涨;下半年度强劲的消费则成为棉价上涨的新动力。当前棉花价格是正常供求关系的反映,市场牛市格局不容置疑,新一年度棉花产出偏紧的格局很难得到彻底改观。
可以初步判断,“低棉价时代”将一去不复返,棉花市场的“高棉价时代”已经到来。
来源: 中国纺织网
相关资讯
- 时尚产业流通转型升级路怎么走?无锡这场圆桌会议带来实用指南
- 北纬40度再现百强海城新质崛起,数智服尚续写霓裳西柳电商传奇
- 起舞·织梦未来 | 数据看纺织,从限量供应到位居世界之首
- “AI+纺织”在行动|智能革新:AI 重塑纺织服装行业的未来
- 冲锋在前 ,一篇看懂浙江三门县冲锋衣产业集群蝶变之路
- 困难时刻如何破局?纺织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讲的都是干货!
- 为兴城,打造更有活力的泳装产业新生态!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强基固本立业,守正创新开局
- 畅通外循环,越南采购团走进中国轻纺城市场
- 数字赋能“智造”升级 我国工业经济稳中向好
- 张国清:扎实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 加大培育力度 财政资金精准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资讯排行
- 中产协与欧洲非织造布协会在布鲁塞尔会晤并签署合作协议
- 同频国际,2024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纽约)启幕
- 何黎明:深耕产业场景 构建物流与供应链金融服务供给新生态 为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做出应有贡献
- 为兴城,打造更有活力的泳装产业新生态!
- 波兰之旅,开启中波纺织服装合作新篇章
- 第八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将于11月在海宁许村举办
- 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漆颖斌: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 向“新”引领 进阶价值高地 ——2024中国时尚大会在海宁盛大举办
- 困难时刻如何破局?纺织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讲的都是干货!
-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 时尚产业流通转型升级路怎么走?无锡这场圆桌会议带来实用指南
- 加大培育力度 财政资金精准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 广州白马:五星级商品交易市场的领跑之道
- 起舞·织梦未来 | 数据看纺织,从限量供应到位居世界之首
- “AI+纺织”在行动|智能革新:AI 重塑纺织服装行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