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号轻纺城 您好,欢迎来到大号轻纺城EQFC.CN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信息发布]
您当前位置: 大号轻纺城EQFC.CN >> 商业资讯 > 详细信息
摆脱技术跟进 纺织业须以创新构筑纺织强国
相关专题: 资讯频道  纺织要闻 发布时间:2009-04-16
资讯导读:  肇始于美国的世界金融危机目前还在继续深化,何时见底仍然没有定论。在金融危机的

肇始于美国的世界金融危机目前还在继续深化,何时见底仍然没有定论。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全球纺织工业加速了重新洗牌的进程,而纺织业作为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则面临着如何升级的严峻考验。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在日前举行的2008年度纺织行业创新人物表彰活动中表示,2009年中国纺织行业的核心价值观应该是以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而推进技术集成创新则是纺织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

长期走技术跟进型路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科技创新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尽管这种差距用计量的标准来看,是在逐渐缩小的,但是这看似不大的差距却往往是技术含量最高的那部分。

杜钰洲认为,长期以来,我国纺织行业科技发展主要走技术跟进型路线,这体现在引进依赖和贴牌依赖两个方面。所谓引进依赖是指我国纺织工业在制造过程中依赖国外先进技术,而贴牌依赖则是指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尤其在纺织机械领域,我国的原始创新比重还非常低。

据了解,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纺织技术很多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的国际水平,而那些真正世界领先的科研成果距离产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何况,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是在市场需求快速扩张时期“模仿”进入纺织领域的,这些搭便车的纺织企业即使引进了世界领先的设备,也无法研制出高附加值产品,原因是他们并没有很好地消化引进技术。

杜钰洲认为,虽然中国纺织行业可以生产世界上任何种类、任何质量的纺织服装产品,并成为国际跨国采购商的首选,但是中国纺织工业在跨国产业链上获得的市场价值只有15%~20%。究其原因,这与我国创新文化缺失、创新能力薄弱等存在直接关系。换言之,我国纺织行业并没有拿到创造力催生的价值,而只是拥有了制造力产生的价值。

除了创新步伐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之外,科研投入不足也是长期困扰我国纺织行业创新的主要症结。据了解,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到1%,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为3%~5%,有的甚至达到10%。如果纺织行业将年销售收入的1%用于研发,全行业每年的研发投入将达24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中,99.4%是中小企业,他们是创新的生力军,但其信用担保和融资困难问题非常突出。很显然,中小纺织企业融资环境的改善,需要中央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金融系统、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

以集成创新提高科技贡献率

前沿技术是世界发达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而掌握纺织技术制高点无疑是中国纺织工业优化升级的关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高勇告诉记者,为推动纺织科技进步,中纺协专门制定了《纺织工业科技发展纲要》,提出我国纺织行业将重点发展38项攻关技术;2008年还对《纲要》中的关键技术项目进行了细化、分解、调整和修订,推出了“十一五”纺织行业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项目指南。据透露,该《纲要》已经成为制定行业相关科技计划必须参考的纲领性文件,目前一些关键技术已经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季国标强调,中国纺织工业要尤其注重集成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效益最大化,是当前我国纺织工业推进科技创新的着力点。为此,纺织企业要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力争形成纺织产业链上下游的利益共同体。

根据我国纺织科技所处的发展阶段,搭建创新平台无疑是推进集成创新的有效路径。据了解,从2003年在广东佛山建立首个产业创新平台以来,中纺协已经在国内不同纺织产业集群里建设了约30个各具特色的创新平台。与此同时,纺织行业还相继建设了两项集成创新和研发平台,一个是位于杭州的中国纺织服装信息商务中心,另一个是地处上海松江的中国流行面料工程上海研发基地。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杜钰洲坦言,中国纺织行业2009年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以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此,我国纺织行业当前的主要任务有三个:一是真正把创新落实到队伍建设上,严格遵循“以人比人”的原则;二是继续深入推进集成创新,包括产学研、国内外相结合的集成创新是纺织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三是加快品牌推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知名品牌,进而达到纺织强国的要求。

多项财税新政力促纺织技改

中国纺织工业的未来发展蓝图是:到2020年,即“十三五”末期实现纺织强国的奋斗目标。在杜钰洲看来,中国要想成为纺织强国,必须以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纺织产业升级。

季国标则认为,中国纺织工业科技创新必须多管齐下,其中包括用信息化带动纺织工业生产过程现代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纺织产业,提升纺织技术和产品水平;从品种、数量等方面拓展纺织原料;注重差别化、功能性纤维发展等方面。

毫无疑问,今年2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中国变身纺织强国的重要促进剂。

规划明确,要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4%提高至15%,对基本面较好但暂时出现经营和财务困难的企业给予信贷支持;加大中小纺织企业扶持力度,鼓励担保机构提供信用担保和融资服务,减轻纺织企业负担。

规划同时提出,要加强技术改造,在新增中央投资中设立专项,重点支持纺纱织造、印染、化纤等行业技术进步,推进高新技术纤维产业化,提高纺织装备自主化水平。

此前,国务院还出台了扩内需、保增长的十项措施,企业更新改造成为未来中央投资的重要领域。全国增值税改革后,纺织企业可以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的增值税,这无疑是推动纺织技术进步的重大利好。

标杆企业以科技“过冬”

在金融危机引发的行业萧条中,总有一些以创新为己任的纺织服装企业脱颖而出。他们的创新实践充分证明,捕捉和创造有效需求,加快科技创新,是应对危机、化解风险、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

和其他纺织子行业一样,印染行业在2008年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然而,江苏霞客环保色纺有限公司去年的利润率依然保持在10%左右,并且订单量没有减少。

霞客色纺“过冬”的秘诀就是新产品开发。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冯淑君表示:“霞客生产的环保彩色纤维在生产流程中无添加剂和燃料堆积,无色差,完全符合国际市场对环保的苛刻要求,这样可使其下游企业平均节约10%~15%的着色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霞客色纺的熔体直纺在线添加技术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高新技术和集成创新工艺,整个流程在完全封闭的系统内完成,从而实现了生产过程的零排放。

在纺机行业,经纬纺机是业界公认的技术创新先锋,而搭建企业技术中心,是其不断深化创新体制与机制改革的成功经验。

经纬纺机榆次分公司副总经理张新民告诉记者,该公司技术中心实施基于创新能力的新产品开发管理模式的项目负责制,通过不断完善软、硬件设施,中心已经聚集了一批经验丰富的科技带头人。

张新民坦言,2009年该公司将主动出击,将困难转化为推动结构调整的有利机遇,致力做好如下工作:一是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重点对产品核心技术开展专项研究;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力争用三至五年时间使科技人员超过30%;三是加强产品研发、试制平台建设,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和市场成熟期,并且充分发挥与科研院所合办开发机构的作用。

记者手记:加快科技创新才能再创辉煌

经过20多年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中国已经赫然成为世界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纺织工业的厚积薄发固然可喜,但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告诉我们,这样的高速增长是无法长期持续的。

进入2008年,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对纺织工业的不利影响尚未完全消退,全球金融海啸又随之而来。

在当前全球纺织产业链重新洗牌的动荡期,中国纺织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而全球乃至中国纺织工业的未来发展蓝图,必将围绕新材料、生态纺织和纺织信息化技术等领域铺展开来。

2008年,荣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品开发贡献奖的企业,其新产品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平均达到47.85%,新产品平均利润率超过35%。这些企业的共性是:在纤维材料开发应用,高品质、功能性、生态型高附加值产品开发,产业链上下游的集成创新以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表现尤为出色。

对于身处金融风暴漩涡中的纺织企业而言,大力提倡科技创新,不仅能让更多的企业在金融寒冬中看见希望,增加战胜严寒的信心和勇气,而且将对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很显然,如何聚合行业科技资源,助推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正如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毕国典所言,没有中国纺织服装技术的不断创新,就没有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今天的辉煌;而继续加快科技创新必将创造下一个30年的辉煌。

相关报道:18家纺织创新试点企业享“特权”

为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2008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全行业开展了技术创新企业的认定和试点工作。

据了解,山东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淄博兰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18家企业被认定为第一批纺织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据悉,获得此项认定的纺织企业将享有多项“特权”,其中包括申报国家各类科技计划、新产品计划时的优先指导权,优先获取协会提供的相关政策、信息、技术、管理、培训和标准等指导和服务,以及在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优先得到培育等。

根据《纺织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办法》,纺织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必须具备如下条件:拥有一支稳定的科研队伍,具有较完备的科研设施,每年科技投入占年销售额的比例不得低于3%;在国内建有生产、科研基地并具备相当的生产经营规模;建有省部级以上技术开发中心、工程中心或国家重点实验室,五年内曾获省部级以上科技二等奖1项。

相关链接:纺织工业前沿科技代表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国产NMMO溶剂法纤维素纤维工程化技术:目前已申请国家专利41项,其产业化示范工程将于2009年完成,将使纤维纤度达到1.67~3.33dtex,强度不小于3.8cN/dtex。

复合导电纤维:已建成年产100吨导电复合纤维中试生产线,可替代进口的同类产品;并且完成了碳黑导电长丝在服用面料上的性能及应用研究,荣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08年技术进步一等奖。

高性能聚乙烯纤维干法纺成套技术:国内惟一的干法线技术,工业化装置正在仪征化纤进行建设,其生产的纤维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山东如意集团

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该技术由如意集团联合武汉科技学院、西北工程大学研制而成,是对传统纺纱技术的革命性突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推广应用为不同原料优化组合与花色品种多元化纺纱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创新路径,将对中国纺织工业结构调整与产品升级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产业化过程中,该技术创造出棉纺500英支、毛纺500公支等可纺支数的世界纪录。同时,实现了对传统纺织原料应用范围的突破,将原来的纺织下脚料开发出高品质产品,将羽绒、木棉纤维等难以利用的材料制成纱线、织物和服装产品,实现了原料的优化和充分利用。

来源: 中国纺织交易网

我要申请开通成为会员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0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