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第一家有民营资本介入的大型石化企业,华联三鑫挤进了投资门槛动辄几十亿元的PTA产业。面对上下游的“剪刀差”,它也曾采取多种方式应对利润下滑,但最终因期货投机陷入巨亏的泥沼。
已停产半个月的浙江华联三鑫石化有限公司重组终于取得重大进展。
10月18日从绍兴县政府传来消息,浙江远东化纤集团、绍兴县滨海工业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国资)拟分别注资9亿元和6亿元重组华联三鑫。目前,有关各方正在积极推进重组工作。此前,各方预期江苏华西集团将接盘华联三鑫,但由于江苏的银行不同意,最后华西集团意外退出。
资料显示,浙江远东化纤集团同样位于绍兴县,在产业链上处于华联三鑫的下游。业内人士称,远东化纤净资产达50亿元,企业管理较为规范。虽然“燃眉之急”已经解决,但华联三鑫何时能走出高负债的黑暗,迎来PTA行业新光景?这个问题则很难回答。
浙江华联三鑫石化有限公司是总投资100亿元的大型石化企业,主要生产PTA(精对苯二甲酸)及聚酯切片、化学纤维等相关的化工产品和原辅材料,PTA年产200万吨以上,销售收入150亿元以上,是亚洲第一、全球前三的PTA生产企业。
10月10日下午,《浙商》记者来到绍兴滨海工业区。从华联三鑫的西大门乘坐出租车到东大门,不加燃油费就需要6元(绍兴县的出租车起步价为5元)。如此大的工厂,如今已停产,除了管道设备还在运行外,其他设备和厂房都安静地矗立着,在夕阳下散发着凄凉色彩。
一位华联三鑫的员工告诉《浙商》记者:“管道不能停,一旦停下来就很难再运转起来,工厂停产快一个月了,领导早已不来上班了。”
华联控股、展望、加佰利,这三家让华联三鑫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股东,如今都已无能为力。华联控股由于看淡PTA前景,淡出三鑫石化的意向已非常明确,展望、加佰利两家绍兴本地民营企业,也因资本实力不够雄厚,无力堵住华联三鑫的资金需求黑洞。
据绍兴县政府宣传部介绍,华联三鑫刚上马生产PTA时,是很赚钱的,PTA被形容为是“印钞机”、“摇钱树”。华联三鑫PTA生产的做大正是基于对PTA市场的看好,而这其中也寄托着上述三家股东企业的掘金梦想。
奋起——开民企进军PTA产业先例
1999年,在绍兴县一次化纤业老总的聚会上,大家热烈地讨论如何投资PET(聚酯化纤,一种纺织原料)。轮到唐利民了,他一张口就是:“你们搞你们的PET,我想做PTA。”一时众人惊讶。进军PTA的想法,唐利民此时就有了。
唐利民有着多重身份,除担任浙江华联三鑫石化有限公司总裁外,还担任上市公司展望股份董事长,同时兼任浙江展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更有意思的是,他还担任绍兴杨汛桥镇展望村党委书记18年。“民营企业家+国有控股企业高管+村支书”,这构成了唐利民的三重身份。难怪后来有人质疑:“他管理一个村可以,但管理一个绍兴最大的纺织化纤企业就有点勉为其难了。”
不过,当时的唐利民对行业还是颇有眼光的。1990年代中期以后,纺织业发展成为绍兴县独占鳌头的支柱产业,轻纺工业的聚酯、涤纶发展迅速,PTA作为化纤原料聚酯的上游产品,其市场需求同样增长迅速。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国内PTA产量不足300万吨,但总需求近760万吨,存在的缺口达到400万吨以上。
2000年初,一个机会来了。央企华联发展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华联控股(000036.SZ),以及另一家民营企业浙江加佰利看好绍兴纺织业的发展前景,希望与展望集团一道跨入PTA行业。三方一拍即合,联合进军PTA生产项目。
从市场区位布局上来看,PTA项目落户绍兴县有着区域优势。绍兴作为国内最大的化纤原料、化纤和纺织产品的加工集散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PTA消费中心之一,每年对PTA的需求约250万吨左右。在这里建一个PTA生产基地,能最大化地接近市场,无论是销售还是运输成本都处于优势。
而在绍兴县上马PTA项目,还能够促使绍兴纺织产业实现向上游石化行业的延伸,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绍兴及周边地区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该项目从一开始就受到当地政府的密切关注和积极推动。
虽然国内民营企业进军PTA产业尚无前例,但有着特殊身份的深圳华联的加盟,无疑为项目的通过增加了砝码。经过2000年10月、2002年4月两次PTA项目申报失败后,2002年9月,华联三鑫45万吨PTA的立项第三次上报后获得了通过。
华联三鑫成立后,股权比例为:华联控股50%,展望集团24.5%,加伯利集团24.5%。公司董事长由华联发展集团董事长董炳根出任,唐利民出任总裁,负责公司经营管理。至此,华联三鑫成为我国第一家有民营资本介入的大型石化企业,成为典型的“国控民营”。
辉煌——赢利高峰的“掠夺式”经营
“(华联控股)主营业务实现从原来纺织服装业向以化工新材料为主、房地产为辅的重大转变。PTA为今后公司的主导产业,主要的利润来源。”在华联控股于2005年12月公布的《董事会关于浙江华联三鑫石化有限公司增资的公告》中这样写到。把PTA作为主导产业和主要利润来源,从华联控股的发展战略上,我们可以推断出华联三鑫PTA项目当时的无限风光。
事实上,在当时有八九家企业与华联三鑫同时申报PTA项目,其中包括杜邦(宁波)化工有限公司、宁波(中信)大榭岛公司等国际国内知名公司。但当时申报通过的仅有上海远东(台湾)化工有限公司和华联三鑫石化有限公司两家。这为华联三鑫的发展赢得了先机。而华联控股大型央企的身份,也为华联三鑫的发展吸引了大量专业人才。
2005年3月,华联三鑫一期年产60万吨的PTA生产线完工并投入生产,成为当时世界上单线投资规模最大、建设工期最短的PTA项目。由于市场需求量巨大,华联三鑫的生产线一直处于满负荷运作状态。据有关资料显示,2005年“华联三鑫”累计生产PTA产品39.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9.6亿元、利润达到2亿元,呈现出产销两旺的态势。
为进一步扩大PTA产品生产规模,实现规模效益,做强做大PTA产业,2005年12月,华联三鑫再次增资3亿元上马第二期PTA生产线。此时,华联控股在公司总体战略布局上做出了改变,由纺织服装行业向化工、房地产两块发展,PTA是主导,房地产为辅。大力发展PTA项目,是当时深圳华联的主要精力所在。
在唐利民看来,产品赢利高峰期就要进行“掠夺式”经营,他要求把产能开到120%、130%,目的在于在产品市场最旺盛的时候发挥设备最大力量,快速收回投资。
一些老股民可能会熟悉那段辉煌,一位股民告诉《浙商》记者:“我当时看好并买了华联控股的股票,赚了不少。”
危机——民营资本的“抗险”能守多久?
与石油的极大相关性,注定PTA项目存在着巨大风险。
PTA生产的主要原料是PX(对二甲苯),据了解,PX占华联三鑫经营成本的85%以上。由于PX与原油有着极强的关联性,随着原油价格(美原油01CONF)从今年1月24日的84.59美元持续上升至最高的146.68美元,PX价格从年初的1100元/吨涨至1660元/吨,大大加重了企业经营负担。
“以公司目前产能计算,该原料的年均需求量在180万吨以上,现有PX价格水平下每上涨1个百分点,净利润将下降2988万元。”在《浙商》记者拿到的一份人民银行绍兴市中心支行的上报信息材料上,写着这样一句话。由此可以推断,仅由于PX价格的上涨,就造成华联三鑫净利润下滑将近15亿元。
除此之外,企业将PX等原料液化时需达到480摄氏度以上的罐内温度,原料加热载体主要为180#燃料油,可替代性较差。随着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燃料油在国内市场价格也一路走高,从今年1月22日的年度相对低点3846元/吨,上升至目前的5500元/吨,涨幅达43%,极大地加重了企业的生产加工费用。据企业测算,按现有燃料油费用占全部经营成本约15%的比重,若单位价格上涨1%,公司净利润将下降527.3万元。由此可以推断,由于燃油价格上涨,造成华联三鑫净利润下滑超过2亿元。
如果再算上辅料价格及物流成本的上涨因素,初步估计,今年以来仅仅由于成本因素造成华联三鑫净利润下滑将在20亿元左右。
油价上涨直接导致企业原料及加工成本费用加重,而下游纺织产业的经营困难使得企业难以提高产品价格,再加上利息成本支出加重等宏观调控间接因素,华联三鑫不可避免地遭遇成本价格上涨和销售价格增长缓慢的“剪刀差”,生产经营的整体外部环境严峻。
数据显示,华联三鑫生产的PTA产品毛利率由2006年的5.88%下降至2007年的-2.94%,PTA由高利走向微利,最终走到了负利润。
抛开石油价格上涨因素不说,单从投资规模和赢利时间上讲,民营资本进军重化行业本身就有着很大的资本负担。PTA作为重化项目,不但投资规模大,而且赢利周期长。建成一条年产60万吨的生产线,就需要两年多时间。华联控股的公告显示,截止2007年底,华联三鑫的流动负债就有78.72亿元,其中短期借款20.62亿元。长期的大规模投入,对民营企业来说,风险是很大的。
博弈——期货市场的危险舞步
面对上下游的“剪刀差”,华联三鑫也曾采取多种方式应对利润下滑。
据《浙商》记者了解,华联三鑫曾通过实施技改项目以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通过技改,有望一年增加效益3.5亿元人民币。
不仅如此,由于华联三鑫在国内PTA生产领域处于龙头地位,年产量在全国位列第一,因此在国内市场具有相对定价权。《浙商》记者调查,今年以来,华联三鑫利用国内市场的相对定价权,与厦门翔鹭、洛阳石化、宁波逸盛等大型石化企业联手连续多次提价,将国内PTA价格提升至目前的9550元/吨,上升幅度接近30%,一度有效突破前期利润率瓶颈。
然而,相较于巨额下滑的利润,以上手段难以在短时间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在这种境况下,华联三鑫将眼光瞄向了期货市场。
在《浙商》记者拿到的一份银行内部材料中,华联三鑫套期保值的手段被作为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盈利能力”的经验。该材料显示:在PTA价格不断下跌的困境中,为有效提高财务收益,尽可能降低经营亏损,企业运用反向套期保值的手段合理应对产品价格下跌。具体通过减少当期PX购入量,将相应成本开支用于购买PTA现货,利用合同货价格相对较低的优势,在市场上抛售。据企业统计,通过该种方式的资产运作,全年共获得财务收入2亿元,有效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但是,正是在期货市场的危险舞步,最终将华联三鑫推入巨亏的泥沼。按之前报道说法,华联三鑫正是在今年7月间,逆市做多PTA期货0809合约的主力。但此后PTA价格并未如其所愿上涨,华联三鑫被迫接下巨量期货实盘,被套资金多达十几亿元。
“我们认为,华联三鑫在期货投资或者说投机上犯下的最大错误在于角色错位。”浙江地区另一大型PTA生产企业投资发展部经理徐智龙表示,机构在期货市场上坚持的基本原则应该是“期多(生产商)不做多,期空(消费商)不做空”。“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因为生产商总希望看到多头市场,但凭一己之力强行做多是冒企业之大不韪。不仅占用生产资金,还会对本公司的销售造成困难。反之,消费商亦然。”
重组——绍兴两大民企陷入困局
今年上半年,三鑫公司净利润为-1.96亿元、总资产108.42亿元、净资产14.8亿元,资产负债率为86%,负债总额93亿元。由于看淡PTA接下来的走势,华联控股将其主要精力放到了房地产上,“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房地产已经发展成为公司的支柱产业。放弃本次增资权利,PTA业务存量发展,逐步减少PTA业务对公司的影响。”华联控股在2008年6月份发布的公告中这样写道。
华联控股淡出华联三鑫的迹象早有显露。
2007年7月24日,华联控股发布公告,称浙江华联三鑫石化有限公司将引入战略投资者江苏华西集团公司,增资6.8亿元。而本次定向增资完成后,华西集团持有华联三鑫公司31.3725%的股份,超过展望集团和加佰利集团,成为仅次于华联控股的第二大股东。而华联控股的持股比例则缩减至35%。
今年8月,华联三鑫三大股东增资6亿元,华联控股则放弃增资,扩股后华联控股持股比例进一步缩至26.44%,第一大股东位置让给了江苏华西集团。
华联控股在华联三鑫的“老三家”股东阵营中,扮演着“带头大哥”的角色,资本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大大高于展望、加佰利两家。“大哥”淡出,一直倾尽全力积极投入资金的展望、加佰利两家民企作为“小弟”,其尴尬境地可想而知。
当展望和加佰利看好PTA市场,把所有身家赌入其中时,或许并没有想到,自己仿佛正开着小船驶进了汪洋大海……
据最新消息,绍兴本地的远东化纤、滨海工业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已经参与华联三鑫的经营管理,并将于近日恢复正常生产。进驻之后,年聚合能力达80万吨的远东化纤自身将消化华联三鑫的部分产能,因此华联三鑫的抗风险能力将会有所增强。
来源: 《浙商》杂志
相关资讯
- 时尚产业流通转型升级路怎么走?无锡这场圆桌会议带来实用指南
- 北纬40度再现百强海城新质崛起,数智服尚续写霓裳西柳电商传奇
- 2024纺织行业绿色发展劳动竞赛复审结果公示
- 起舞·织梦未来 | 数据看纺织,从限量供应到位居世界之首
- “AI+纺织”在行动|智能革新:AI 重塑纺织服装行业的未来
-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 “蕾”绽纺城·“丝”语全球|亚捷花边:探寻花边里的大世界
- 冲锋在前 ,一篇看懂浙江三门县冲锋衣产业集群蝶变之路
- 困难时刻如何破局?纺织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讲的都是干货!
- 为兴城,打造更有活力的泳装产业新生态!
- 工信部印发2024年度国家工业节能诊断服务任务,并发布《纺织行业节能诊断服务指南》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强基固本立业,守正创新开局
资讯排行
- 贝斯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桑建中:以匠心成就一份幸福的事业
- 绿色贸易成国际社会关注焦点 中国绿色贸易发展成效明显
- 为兴城,打造更有活力的泳装产业新生态!
- 北纬40度再现百强海城新质崛起,数智服尚续写霓裳西柳电商传奇
- 困难时刻如何破局?纺织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讲的都是干货!
- 新质科技掀牛仔“绿”潮,行业首创靛蓝回用系统震撼发布
- 何黎明:深耕产业场景 构建物流与供应链金融服务供给新生态 为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做出应有贡献
- 打赢“生存战”,看日本纺企如何上演合纵连横
- 向“新”引领 进阶价值高地 ——2024中国时尚大会在海宁盛大举办
- 畅通外循环,越南采购团走进中国轻纺城市场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以开放开源汇时尚大美,以新质新力开锦绣新篇
- 波兰之旅,开启中波纺织服装合作新篇章
- 青岛国际时装周:中国职业装创新研发平台引领潮流,展现职业新风貌与行业前瞻
- 陈大鹏:传承理想与信念 传递责任和使命
- 2024(第七届)物流与供应链诚信创新大会暨天津(东疆)网络货运平台发展大会在天津召开